石园理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理财视觉 > 正文

理财视觉

当39“岁”的温氏遇上30“岁”的牧原,相爱or相杀?(牧原 温氏谁能活到最后)

sddy0082022-10-10理财视觉115

意大利施华为您讲述170年的单宁故事

在《天龙八部》里,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南慕容、北乔峰,而在现实的养猪行业,同样有南温氏与北牧原一说。

牧原和温氏,一个好似青春期的少年,朝气蓬勃;一个宛如成熟的青年,气势如虹。作为养猪行业的两大巨头,一路走来,他们像极了一对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侣,有相知相敬,也有相爱相杀。

牧原股份披露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42.68亿元,同比增长6.57%;亏损66.84亿元,上年同期盈利95.2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28元。

牧原股份表示,报告期内,由于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冬季疫病影响等因素,公司成本相比去年有所上升。

与此同时,温氏的表现同样惨淡。从温氏股份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财报来看,2022年上半年,温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15.35亿元,同比增长2.96%;净利润亏损35.24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41.07%;利润总额亏损34.31亿元。

不难看出,受猪周期影响,生猪行业持续低迷,使得两大养猪巨头遭遇重创。

幸运的是,今年下半年,生猪市场出现回暖,猪企正逐渐摆脱亏损泥潭。这两大企业经过一番开疆拓土、走马圈地,进而导致债务增加后,想必会有新的反思。

在中国养猪业经历猪被驯化以来最剧烈、最快速的变革的当下,温氏却将行业龙头的位置拱手让给了牧原股份。温氏为何掉队?它又如何自救?

走过39年的温氏和30年的牧原,不知上演了多少爱恨情仇。

成长

1983年5月,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原新兴县食品公司干部温北英停薪留职,联合温北英、温鹏程、温木桓、温金长、温湛、梁洪初、严百草、温泽星等七户八人自愿入股,共集资8000元,牵头创办了勒竹畜牧联营公司,这便是温氏的由来。彼时,温氏主要以养鸡为主,尚未涉足养猪行业。

农户把鸡养大后,再让温北英帮忙卖,得到的钱两人平分。更多的农户开始用这种方式跟温北英合作,不到1年,养鸡场就起死回生。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温北英开始更周到地为村民提供鸡苗、饲料、药物、专业技术、成品鸡销售的一条龙服务。

1986年,温氏公司推出了全员持股计划,不仅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也让大家共享公司发展的红利。1987年底,与温北英合作的养殖户已有36家,鸡场纯利润达到了8万多,股东们都成了万元户。

到了1989年,因肉鸡市场深度疲软,养户的鸡卖不出好价钱。为了养户的利益,鸡场采取对养鸡农户保价回收肉鸡的措施,开创了运用综合效益促进产品流通的先河,温氏的公司+农户的模式也由此而来。这一年,一位名叫秦英林的24岁小伙子从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了。

1992年,在获得父亲的默许后,秦英林和同为兽医专业的妻子钱瑛作出一个冒险决定:辞去公职回乡养猪。从养猪之日起,秦英林就不断对猪舍的设计和建设进行研究、创新。其自行研制的自动化饲喂系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育肥阶段,公司1名饲养员可同时饲养2700-3600头生猪。

远在广东云浮的温氏模式一经推出,深受养殖户们认可。因为保价回收的方式,可以让他们旱涝保收。一时间,靠谱的温氏口碑声名远播百里,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进来。

遗憾的是,1994年,正当温氏集团开始向全国各地扩张之际,温氏的核心人物温北英却因肺癌晚期去世。但这并没有阻止温氏前进的脚步。那一年,秦英林的养猪场规模便扩大到了2000头。

1995年,温北英次子温鹏程开始带领公司在华东、华中、西南市场布局,复制公司+农户模式,带领温氏进入快车道。这一年,考虑到在当时市场行情下养猪的利润比养鸡高,温鹏程开始向生猪行业扩张。两年后,温鹏程开始将公司+农户的模式复制到肉猪养殖领域,让人沮丧的是,养鸡的模式在养猪行业根本走不通。原因是第一批种猪投放后,养殖户能力有限,根本没办法让猪的自繁自养良性循环起来。

都说创业艰难一点不假。1995年,秦英林开始走上了规模化养猪的道路,在此期间也遇到了资金紧张的难题,请不起建筑工人,秦英林就把家里人跟亲戚都叫上来帮忙搭电线、打水井等等。最后,猪舍盖好了但是钱也花完了。

为了买小猪仔、猪饲料等材料,紧急时刻,秦英林从银行贷款筹齐资金,买回第一批小猪仔。但是,一场瘟疫又一次降临到秦英林的猪舍。小猪仔感染上了伪狂犬病,而且河南的市面上还没有治疗这种病的特效药。

紧急关头,秦英林找到当地的畜牧局帮忙,在政府的帮助下,从哈尔滨空运特效药过来,算是解救了秦英林的这场危机,之后的养猪事业也变得顺利不少。

经过一两年时间的探索,温鹏程终于解决了良性循环问题,改成投放肉猪苗给养殖户育肥的模式。养殖中温氏提供饲料、防疫药品、免费技术指导,并保证无风险、稳定的代养收益。温氏养猪模式基本成型,并在此后逐渐成为公司的营收主力。

自此,两大老牌猪企在暗流涌动的商海中开启了漫长的创业之旅。

蝶变

自2000年之后,温氏进行了全面股份制改造,股东由700多人增至4000多人,总公司员工和分公司员工均持有股票。2012年,温氏的员工持股人数已增至6789人,员工持股占比49.57%,而最大个人股东温鹏程只占3.34%。

温氏通过不断在公司推行和深化全员持股模式,不但很好地分摊了资金风险,提升了公司的凝聚力,也为公司的持续扩张解决了资金的后顾之忧。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农户需要许多环节的资源配套。没有扩繁场,猪苗的供应和质量就没有保障。没有饲料厂,成本就会大幅增加。没有兽药厂,猪群的健康和食品安全问题就得不到保障。没有屠宰场,就会在行情低迷的时候陷入被动,失去话语权。

想要让公司和农户有更高收益,就需从上游的育种和饲料,到中游的扩繁和育肥,再到下游的屠宰销售,做到生产全环节可控,这对公司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要让用户旱涝保收,同样需要公司强大的资金配套。1997年,禽流感侵袭,没人敢来收购生鸡,温氏将滞销在农户手中的鸡苗全部买下,第一时间做专业处理,此举让公司亏损了将近6000万。2004年的禽流感,温氏将全年44亿的利润拿出来了36亿来补偿挽救快要濒临破产的农户。

牧原那边的秦英林也在摸爬滚打中总结出了一些养猪经验。通过对历史猪价格的波动,秦英林发现猪价通常四年为一个周期,他通过对猪肉价格的预判来调节养猪数量,避免自己再次出现血亏的局面。

2000年,内乡县牧原养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就是上市公司牧原股份的前身。同年,牧原设立了牧原养殖并开展生猪育种工作,小猪仔自行育肥后上市销售,正式开启了自繁自养的模式。在养猪的企业化运作中,秦英林还提出了一个经典理论,猪就是企业的现金流。

秦英林认为,企业发展必须重视现金流问题,但是养殖业和别的行业不同。比如汽车企业如果降价不一定能卖动汽车,但是猪企要解决现金流,降低一毛钱猪就能卖出去。

所以,饲料和猪肉这类大宗商品就是现金流。

在认清楚畜牧业的养殖核心逻辑后,秦英林也开始更加大胆地扩大了企业规模,他找银行贷款的数额从此前的3000万到3个亿。秦英林敢借这么多钱,不仅是因为对猪肉行情的熟悉,更主要的是他依靠良心养猪不造假,以及几次重大事件转折。

2005年,秦英林从加拿大引进470头曾祖代种猪,建成当时国内较大规模核心种猪场。

2009年,河南农户遭遇灾害损失惨重。此时,刚刚将公司变更为河南省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秦英林挺身而出,向政府承诺按正常价格收购农户手中受损的粮食。这次善意的举动,无意间帮助秦英林度过接下来的难关。

第二年全国粮食价格大涨。别的养猪企业都因为成本攀升损失惨重,而牧原却因为粮食充足,在这次困境中盈利不少。这一年,公司再次变更为牧原食品有限公司。

2014年1月,牧原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

由于代养模式中,农户分散养殖,管控成为了温氏的难点和重点。从养殖户开户申请环节的硬件审核,到技术员对养殖场地、饲养环节、牲畜采食量、环境参数、保健、违规换料、换种、用药等质检行为的监控,再到毛猪上市、结算,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疏漏。

温氏除了对农户每年至少3次的培训外,还开发了管控平台,对这些过程进行记录和监控,将每一个环节都固化,减少人为干预,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温氏对人才尤为重视,全员持股模式,增强了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

彼时,温氏的造富奇迹,在当地一直是个传奇,甚至因为全员持股模式被称为养殖界的华为。

不过温氏的上市之路并没有牧原顺利。

由于股东人数众多,温氏一直无法上市,直到2012年9月,证监会通过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才让股东超过200人的他们看到了上市曙光。

2015年11月,温氏股份通过吸收合并大华农的方式完成创业板上市,成为创业板第一股,6800多名员工身价飙升,有48人成为亿万富翁,上千人成为千万富翁。上市时间比牧原整整晚了一年。

为了保证新来员工均能持有股份,温氏集团相继几次实行了增资扩股。这样员工不但能与公司同进退,每年还能拿到丰厚的分红。据统计,温氏股份中高层以上员工离职率不到2%,骨干员工保持稳定的同时,不断有新人才涌入温氏。

2015年创业板上市,其市值曾超越平安银行、万科等知名企业,创造了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传奇。上市当年温氏年收入达到482.37亿元,2015年末、2016年中、2016年末温氏共三次分红,分红金额达83.38亿元,成为创业板分红最多的公司。

资源、技术、人才全都到位的温氏,逐渐成长为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养殖巨头。

但随着岁月变迁,温氏却开始水土不服,丢失了行业龙头的宝座。

辉煌与泥淖

温氏2015业绩说明:营收482.37亿元,净利润实现62.05亿元。彼时的牧原营收30.03亿元,实现净利润5.96亿元。从当时的体量来看,二者还不在一个级别,但值得注意的是,牧原的5.96亿元利润同比增达642.97%。

从一个只有几人的小养鸡场发展到拥有5万左右员工的多元化农牧行业龙头大企,公司+农户的运营方式功不可没,但这种模式却开始慢慢表现出滞后性。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温氏在全国建立了300多个子公司,也带来了一系列管理问题:冗长的内部管理流程,层层的审批流程,耗费了大量的内部管理成本和组织成本,严重降低了公司整体运营效率。

更为严峻的是,目前环保政策约束趋紧,养猪户的生产流程清洁化压力加大,很多中小养殖户被迫退出,公司合作农户数逐年递减。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升级迫在眉睫,但普通农户很难具备升级的资本和能力。

2018年,温鹏程胞弟温志芬接管企业不足一年,就开始寻找温氏模式的迭代升级路径――即推行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模式,进行产业升级。农户可以通过自筹+银行贷+公司协调的方式,用约120万元在养殖小区建一栋一千头规模的现代化自动猪舍。

然而升级未铺开,下半年就遭遇了席卷中国各地的非洲猪瘟,这给温氏带来了惨痛的代价。而且在猪价高涨期,还出现养户偷卖肉猪的乱象,损害了公司利益,也扰乱了公司秩序。

彼时,掌握了猪芯片的牧原,不但靠种猪销售获利颇丰,而且在非瘟侵袭下实现养殖场规模的有效扩大。而且,自建工业化养殖场的方式,让牧原狠狠地吃到了猪周期的红利。由于自建猪场质量管控的精细化,也让牧原的猪肉具有较高的品牌溢价,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利润。

非洲猪瘟让温氏的防控成本飞升,外加疫情之后饲料原料价格连续上涨,成本的叠加效应让温氏的业绩承压。

2019年温氏生猪出栏量虽然稳居全国第一,净利润为139.67亿元同样高居榜首。

但到了2020年,温氏营收约749.24亿元,同比增长2.47%,但净利润仅为74.26亿元,同比下降46.83%,几乎腰斩。

牧原得益于自建大规模现代化猪场,其营收虽然仅为562.77亿元(同比增长178.31%),但净利润却高达274.51亿元(同比增长348.97%)。温氏被牧原反超,并逐渐与之拉开差距。

养猪巨头的第一宝座就这样易主了!温氏的业务模式升级迫在眉睫。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深受猪周期下行影响,2021年,猪肉价格跌到谷底,但牧原依然录得788.9亿元营收,净利润69.04亿元。对比之下,温氏营收降为649.54亿元,并出现134.04亿元的巨额亏损。

2022年年初,猪企纷纷进入深度亏损。由于行业低迷加上企业快速扩张的反噬作用,以及生猪存栏值影响等原因,牧原和温氏都遭遇了严峻考验。

2022年一季度,牧原巨亏69.04亿元,这个数值相当于2021年全年3/4的利润;温氏亏损37.63亿元。

从2022年半年报来看,牧原净亏损73.88亿元,温氏再亏35亿元。不过,2022年二季度生猪价格开始明显的触底反弹,生猪过剩情况有所改变,生猪已经由供给过剩转变为基本平衡。

2022年下半年,猪价迎来季节性上涨走势。业内专家一致认为,三季度猪价将高位震荡,四季度迎来需求旺季,猪价存在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这对于牧原和温氏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终于可以走出泥淖。

对于温氏而言,似乎并没有让紧张的神经放松。2022年7月,温氏华中预制菜加工基地投产,将战略重心向产业链下游转移。

此外,温氏追求的是生猪、养鸡及其它业务多元化齐头并进,通过鸡、鸭、鸽子、奶牛等养殖,提升猪周期中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公司开始从农牧企业向食品企业转型,不断向C端延伸,增强品牌影响力和溢价,进一步提升利润。

不难看出,昔日行业老大经过风雨后,仍在寻找新的突破。虽然它在转型的路上上下求索,但转型无法一蹴而就。在漫长的猪周期下,开始重资产建现代化养殖场的温氏,也必然会面临同牧原一样的资金难题。

更何况,温氏背后还有众多的农民,作为曾经的脱贫帮手,它寄托着无数家庭的致富梦。

如何实现温和的变革,如何带着庞大的队伍一起乘风破浪,而不是甩掉他们中的大多数,轻装上阵,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但也是温氏沉甸甸的责任。

当然,不甘于人后的温氏,仍在加紧步伐追赶牧原。这场追逐战,注定了两大养猪巨头下半场的角逐更加精彩。

谁能笑傲江湖?

一直以来,上市公司养猪主要有两条养殖路线,一是以牧原为代表的自养模式,即自建栏舍、自己育种,并由自己的员工养殖。二是以温氏为代表的委托代养模式,即委托农户养殖,由代养户提供栏舍和人力,而猪仔,饲料,药品等一切需要由公司提供,猪的所有权归属公司,代养户只负责把猪养大,由公司决定出栏时间和销售价格,公司支付代养费。代养费计算由销售收入减去猪仔,饲料,药品等。

业内人士都知道,这两种模式,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

牧原的自繁自养,因其资产在公司名下,对养殖过程的控制力更强,效率高;但前提是这种模式需要大规模固定资产投入,这无形中加大了负债;由于重金固定资产投入,退出难度大。

另外自养模式需要占用养殖用地,获取难度较大。特别是在价格高的南方销区,难以大规模寻找土地建设厂房。一旦遭遇非瘟,处置难度大,消毒时间很长。

而温氏的代养不需要公司投资固定资产建设,属于轻资产,扩张上量快。对于公司固定资产投入压力小,资金占用小。由于代养户需要交纳保证金,或者以自己名义贷款交纳,减轻公司资金压力。

另外,代养户在南方销区,价格优势大。一旦遭遇非瘟,处置简单,消毒时间30-45天。

不过,代养户与公司合作是一批次一签订,理论上流动性大。通常情况下,服务部一般不会进入养殖场地巡视,只能远程监督。

不管是自繁自养模式,还是代养模式,主要看养殖企业与所处养殖地区的实际情况。

那么,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哪种模式更适合国情发展呢?

笔者认为,自繁自养模式并没有让农户参与进来,而作为公司+农户的代养模式符合政策引导方向,更符合乡村振兴的主旋律。

随着环保政策日渐收紧,农户的分散化养殖有利于畜禽粪便污染的治理。政策对于畜禽养殖的绿色发展,均强调要建立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的养殖模式。而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足够的土地可以进行种养结合。而不论是种养结合还是土地审批,只有公司+农户才能充分利用农户手中的土地,降低粪便的集中处理压力,实现种养结合以及养殖规模的扩张。

2017年10月26日,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强调要强化家庭农场生产能力…促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互助服务…。随即,地方上也随后进行政策跟进。例如,2017年12月,黑龙江省出台新政,重点扶持采用种猪养殖场+农户养殖模式,要求种猪养殖场需与农户签订五年内不改变经营方式、明确农户收益的代养协议,并负责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技术服务和统一生猪销售。

最重要的是,公司+农户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受地方政府的欢迎和支持。由于养殖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养殖企业对于地方政府的最大贡献在于帮助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将合作农户升级成合作规模场,或者引入社会资金建设育肥场,以公司+规模化养殖场的模式,实现轻资产模式下的高生产效率,或许将成为生猪养殖行业的最优解。

回归到文章主题,从政策导向来看,相较而言,温氏所走的代养模式更符合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大方向。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直播抽奖辅助软件(2024-09-02 15:46:25)回复取消回复

    信楼主,考试不挂科!http://4n5rk1.qdtadiao.com

  • 游客(2024-09-11 22:37:57)回复取消回复

    经典,收藏了!http://www.guangcexing.net/voddetail/ekdWNSRZpBZN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