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园理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财有道 > 正文

生财有道

不负责任讲理财系列(一)理财前要知道的事(理财与不理财区别图)

sddy0082023-01-25生财有道90

不负责任讲理财

前言作为一个真心热爱投资理财的金融从业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想干点有意义的事。想来想去觉得可以写一个介绍理财常识的系列短文(也是应客户要求)。在我看来理财其实很简单,那为什么很少有介绍理财常识的书,或者即使有大家也不爱看呢?我感觉就是因为写书的人太“负责”了。写到这我就想起了小时候看的科普动画片海尔兄弟的歌词:打雷要下雨下雨要打伞天冷穿棉袄天热扇扇子智慧就是这么简单给一个初学者讲东西就应该这么简单啊!现在写文章太麻烦了,要求各个细节都正确,都解释清楚。就像想教孩子“天冷穿棉袄“这件事,要解释冷是分子运动速度导致的,冬天冷是因为太阳离地球远了,再讲讲地球自转公转,再讲讲棉袄是什么,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最后还要补充一下,天冷也可以不穿棉袄穿别的……你跟一个孩子说这么多他当然听不懂,你就应该直接说“天冷应该穿棉袄”!所以我决定把我这个系列叫做“不负责任讲理财”系列,不去扣细节是否完全正确,只讲出最核心的东西,让有心学理财的初学者可以尽快了解理财的本质,至于细节方面还是入门之后再说吧。系列一:理财前要知道的事1理财的必要性

随着近几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声音越来越响,大家都开始重视理财了。那为什么要理财呢?大多数答案是“应对通货膨胀”,对,又不完全对。以我的理解来说,理财是为了保持“相对购买力”。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角度1,你现在的资产占中国的1%,那你可以购买1%的东西。十年后别人都通过理财实现了资产翻倍而你没有,那你的资产只占0.5%了,也就只能买0.5%的东西了。角度2,现在所有人平均资产100万,每人愿意在车上花费20%,那大家开的都是20万元的丰田。十年后大家通过理财实现了资产翻倍而你没有,那别人就会换40万的车,如果通货膨胀了,那可能就是别人换丰田你换宝来,比别人差一等。即使没有通货膨胀,也会是别人换宝马而你还换丰田,依旧比别人差一等。这就是我所说的,理财是为了保持“相对购买力”。

不负责任讲理财系列(一)理财前要知道的事(理财与不理财区别图)

那是不是一定要理财?当然不是,我已经说了,理财是为了保持相对购买力,如果你现在的资产远远大于你想要的消费能力,那你完全可以不理财。长期来看,较稳健的资产配置组合收益平均大概是GDP的水平(指的是基金+理财+保险+存款等做资产配置),我们按6%来算。不愿意学习理财的人好歹可以做个定期,按3%来算。那每年理财与不理财的资产差距就是3%,22年会缩水一半。如果这个资产缩水的水平对生活的没有影响,那不理财也没有问题

2合理设定理财收益的目标

前边已经提到,是否要理财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的。如果不需要理财,后边的文章都可以不看了。但如果需要理财,就要给自己找一个投资的目标。什么才是一个合适的投资目标?我只能说,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在投资里,风险(或者叫波动)和收益是对等的。不存在稳赚不赔年化10%+的东西,之前大家觉得信托是,前两年违约的信托血本无归的不在少数,21年大家觉得雪球是,22年上半年的大跌也让不少人亏了10-20%。风险发生的概率可以靠知识去减少,但绝不会消失,所以你的资金能投多久,能承受什么样的风险,相对应的你就可以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比如你的资金可以放一年,还不能接受亏本,那你的目标只能是年化3%。比如你的资金能放3年,最多可以接受5%的亏损,那你的目标可以设在年化6-8%,然后去构建组合。但即使你能接受100%的亏损,你的目标也无法达到年化20%。因为目前没有哪类资产可以达到平均年化20%,只是有些产品可以达到。而产品能够达到,或多或少都有时机以及运气成分在。千万不要相信历史能达到20%的产品未来就可以,以历史判定未来是投资最大的坑。如果你不清楚什么样的波动对应什么样的目标,再对应什么样的投资组合,那你可以和你的理财经理沟通。如果他也不知道或者给你一个数却说不出逻辑,那我建议你自己思考。

另外提一点,很多人会把超过通胀当做自己的目标,甚至无法超越通胀的产品完全不投,这个是不科学的。原因之一是通胀水平无法确定,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不管你是否理财,通胀都是客观存在的。既然通胀客观存在,理财收益只对应风险和波动,那你在设定投资目标的时候就应该忽略通胀,只根据投资时间的长短以及风险(波动)承受能力来设定

3理财的渠道选择

在构建资产组合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如何选择投资的渠道。下面我就几种常见的投资类别讲一下各种渠道的优劣。

一、购买保险的渠道:保险公司直销(即保险公司员工直接销售自家产品)、保险经纪人(即一些线上平台会有专门的服务人员根据你的要求在各个保险产品中给你推荐相应的保险)、线上平台(腾讯、支付宝)、金融机构(银行、券商、三方)。1、保险公司直销:不推荐,因为保险公司给自己直销人员卖的保险普遍比给代销机构卖的产品差,而返佣和附加高收益账户不能弥补产品上的差距虽然说大多数情况下买什么东西就去做什么东西的厂家买最划算,但是保险这东西是个例外。因为保险公司直销的保险和它给其他平台代销(保险经纪人、线上平台、金融机构)的保险并不是一个东西,保险公司给自己直销人员卖的保险普遍比给代销机构卖的产品差。简单讲一下大体逻辑。因为保险公司的员工只能卖自家保险,且保险公司员工卖保险的佣金远高于代销机构员工卖保险的佣金,所以保险公司不需要给自家员工很好的保险。另一方面,保险经纪人、代销机构则是在很多家保险公司中选择产品销售,所以为了增加自家产品的竞争力,保险公司会给代销机构更好的产品。当然直销产品收益低和代销机构一比就看出来了,那保险公司直销渠道怎么让客户购买呢?通常是两种方式,1是返点,由于直销渠道卖保险赚钱非常多,所以很多保险公司的人会返给客户一些佣金,然后告知客户你相当于95折、97折买到了保险,实际收益会更高。(年金或寿险大多是终身的,返佣部分很难弥补长期收益的差距)。2是增加高收益的万能账户,比如返还年金可以进到一个年化5-5.8%的万能账户。这个其实意义也不大。首先,万能账户保底只有2.5-3.5%,未来能不能一直是5以上很难保证。再就是,你只有年金部分(你可以大概理解成利息)会进入到万能账户,大部分本金都只在3%左右的主险里,所以即使万能账户5%+的收益,对你整体收益的影响也不大。所以我不推荐在直销渠道买保险,除非你懂如何对比且能拿到最高返点。2、保险经纪人:理论上的好选择,现实中保险经纪人容易看人下菜碟,所以只适合懂但是懒得找产品的投资者现在有很多线上保险经纪人平台,他们做的事情就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找到众多保险中更适合客户的保险,推荐给客户。这种模式外国很早就有,是很先进的模式。但是外国由于时间长,已经形成成熟的模式,并有相对应的法律支撑,所以很少存在欺骗、利益导向给客户推荐不合适但是佣金高的产品;而国内目前体系还不够完善,很多经纪人会因为佣金多少而选择给客户推荐的产品,而相对差的产品佣金会更高,所以客户看到的很可能是对销售好的产品,而非对自己好的产品。所以我的评价是理论上的好选择,现实中容易被坑。如果通过保险经纪人购买,还是需要自己懂一些。3、线上平台(腾讯、支付宝):不推荐,线上平台投资类保险无优势本文写的主要是投资观点。在保险里,重疾和意外没有投资效用,只有万能险、年金险和寿险有投资效用。目前腾讯和蚂蚁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保险业务,但是主要是重疾险及意外险。而投资类的保险只有万能险、寿险、年金险,在这三个方面,腾讯和蚂蚁暂时都没有任何优势,所以不推荐。4、金融机构:对于不懂的人是相对稳妥的选择,且后续服务会更好一般金融机构,不管是银行、券商或是三方(简单解释一下,银行券商大家都了解,三方是指自己不做产品,主要靠代销的投资机构,比如诺亚、恒天之类的),都会合作几家甚至十几家保险公司,所以只要理财经理比较称职,最起码给你推荐的都是收益中上的保险(收益最高的产品大多是小保险公司的,一般大的金融机构不合作,所以只能推荐到收益中上的产品)。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合作中,金融机构是甲方,类似于忘交保费没过几天发现了,出险需要人帮忙和保险公司沟通,或者办保单贷款希望效率一些,金融机构都能帮忙和保险公司沟通,而直销和保险经纪人则没什么话语权,大多是一锤子买卖。当然这些都是不违反原则的沟通,类似本来不该赔想让保险公司赔,或者退保不想有损失这种谁沟通也没用。二、购买固收类理财、信托的渠道:银行、券商及三方机构、信托公司1、银行:银行对项目的审查更严格,虽然无法避免暴雷,但相比之下依旧是相对稳妥的选择现在银行理财类别过于丰富,我这里只说固收类的(20%以下参与股票的)。虽然目前本人对于银行理财和信托都不太看好,但是如果要买封闭式理财,银行依旧是最佳选择(银行做的开放式理财,由于理财新规,实际上已经和债券基金差不多,且投研实力不如基金公司)。原因是封闭式理财,会夹杂着银行自己做的或者自己审核的非标项目(比如信托,比如ABS),导致底层收益更高。虽然依旧可能暴雷,但是银行审核项目的标准更严,风险相对会低一些。包括银行出售的信托,审核也会更严,收益低一些但是风险概率小一些(也有些人认为既然同样有风险,那还不如去信托公司买收益高1-2%的产品,这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况且现在信托暴雷严重,估计也没人买)。2、代销机构:不推荐,产品正常,但是没有自身优势。代销机构只卖固收类基金不卖封闭式理财(因为只有银行做的才叫理财)。代销机构的信托对比银行和信托公司都没优势(求安全去银行买,求收益去信托公司买)。3、信托公司:收益高一点但是风险也高,个人不推荐信托公司不卖理财,只卖信托。但是信托公司对于信托的风险评级和银行对于信托的风险评级并不相同,这个评级在大多数时候会误导客户。比如同一个地产类信托,在银行可能会评到4-5级,但是信托公司自己评,大多数是2-3级。不同的评级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信托公司自己评级普遍评出来的风险等级低于银行评出的结果。如果不太懂,还是在银行购买更安全一些。三、购买基金渠道:基金公司直销、网上销售(天天基金网、支付宝等)、金融机构(银行、券商及三方)。1、基金公司直销:不推荐,无意义基金公司能算上优势的有2点,1是费率低,但目前网销平台费率都打折,银行券商也有大部分基金打折,所以这个优势目前微乎其微2是有一些市场观点,但是由于基金公司的工作就是在市场中找机会,所以不管对市场如何判断,都会着重写机会而非风险,所以如果对市场没有自己的观点,很容易被带偏,导致高位站岗。而且这些观点,所有机构都会有,大部分人也不看,所以这个优点意义不大,而且也可能会变成缺点。2、网上销售:费率低,产品全,适合自己有投资思路不需要客户经理进行后续服务的人网上销售最大的优点,就是手续费减免,产品全。如果你有能力选择,也有能力自己决定何时赎回,不需要类似客户经理的建议,那网销渠道购买基金是一个好选择。而网销渠道最大的单弊端,就是它推送的都是历史业绩最好的基金,这些基金大多都是行业非常集中,或者规模不大稳定性也不好的基金(行业不集中,以3年以内的维度看,很难跑到前5%),如果你只看这些基金,很容易买到风险极大波动极大的基金。并不是说这种基金一定不好,而是你仅通过过往业绩选择基金,容易产生幸存者偏差,高位站岗。3、金融机构(银行及券商及三方):购买基金后需要后续服务的投资者,建议选择该渠道相对于前两个渠道,金融机构没有费率优势,因为金融机构赚的主要就是认购费的钱,所以对于重点推荐的产品,不太会有费率的打折。现阶段银行券商及三方都是既有费率打折的基金也有费率不打折的基金。对于费率打折的基金,金融机构的关注比较少,或者说不会有调研,也没有建议。而对于费率不打折的基金,金融机构会关注并且不断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沟通,以给出一些建议。也会经常和客户经理反馈产品情况,让客户经理可以和客户沟通,做相应的建议。所以你可以理解成,不打折的认购费,其实是渠道收的服务费,如果需要服务,该出就出,如果不需要服务,则可以选择网销平台自己购买。需要说的一点是,如果你在其他平台购买了基金,尽量不要询问你的客户经理,大多数客户经理都会很反感,不盼着你亏钱就不错了,更别提给你很好的建议(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客户问完你之后去你的竞争对手那里购买还跟你说让你帮忙分析,你会不会很烦?反正我是能理解这种感受的)。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渠道选择的理解,投资最重要的依旧是投资标的,渠道差异影响有限,能了解最好,不能也不会影响太大。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游客(2024-07-30 14:02:09)回复取消回复

    大神就是大神,这么经典!http://znd1.quietgen.com

  • 游客(2024-11-01 19:01:20)回复取消回复

    我只是来赚积分的!http://pk5p.haia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