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园理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理财视觉 > 正文

理财视觉

揭秘!万亿营收掘金下一个百倍拔尖医药股(千亿医药股)

sddy0082022-11-29理财视觉92

近年来,医药股一直都备受市场追捧。从人口结构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不断攀升,医疗支出负担可谓是“鸭梨山大”。同时,也可以预见未来医疗行业的需求增长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医药板块的地位不言而喻。

而今年这场波及全球的新冠疫情让生物医药业整体表现可圈可点,A股上市企业业绩分化明显,部分细分领域如医疗设备、器械耗材、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医学检验服务等需求增长比较明显,业绩成长股集中。

在疫情影响下,近期A股上演了一波“吃药”行情,医药股持续领涨,吸引诸多目光。

研究发现,医药股中,过去21年以来涨幅超100倍的股票共有两只,分别是:恒瑞医药和云南白药。截至6月1日收盘,恒瑞医药收盘价为80.22元/股,市值4257亿元;云南白药收盘价89.36元/股,市值1141.4亿元。

同期,除百倍牛股外,有165只个股上涨超十倍,其中,医药股成牛股集中营,共出现39只“十倍股”。那么,谁又将会在未来成为下一个百倍医药股?这需要综合分析医药板块各方面情况。

行业整体的增速放缓

目前,医药行业2019年年报和2020年的一季报已陆续披露。在2019年带量采购、中药辅助用药目录等政策影响,又受到新冠疫情带来冲击的情况下,医药行业表现如何?

根据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数据显示,2019年累计的营业收入2.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7.4%,利润总额3119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9%,但较2018年分别为12.4%和9.5%的增速相比略有下降。

再根据PDB(药物综合数据库)样本医院药品数据来看,2019年PDB样本医院药品收入增速11.7%,与2018年的2.7%相比,提升 了9个百分点。

再看医药类上市公司2019年的整体业绩情况,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医药行业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1.44万亿元,同比增长13.72%;归母净利润为718.36亿元,同比下滑12%;扣非净利润为548.93亿元,同比下滑17.61%。

究其整体业绩增速放缓的原因,不少券商均表示,主要是受带量采购、重点监控目录等政策的影响,而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17.61%,主要受部分公司商誉减值等因素的影响。

再看医药行业2019年整体的毛利率为29.9%,相比2018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下降0.32个百分点,但依然保持相对高位。而行业整体研发费用率由2018年的1.7% 提升至2019年的1.8%。

2020一季度,受新冠疫情短期冲击,医药行业整体收入同比下滑 7.48%,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14.12%。具体来看,连锁药店、 血液制品、医疗器械、原料药等疫情相关细分领域高速增长。随着国内疫情逐渐缓解,医院等终端恢复正常,预计化学制剂、疫苗、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也将陆续恢复正常,中药领域仍持续承压。

结构性分化愈发明显

再具体到细分行业来看,分化较为明显。其中,2019年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创新药产业链、药店、生物药;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医疗服务、药店、医疗器械;而化学制剂和中药持续承压。

然而,正由于今年新冠疫情影响,化学制剂、中药等细分行业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医疗器械则相对表现亮眼。具体来看,2020一季度,行业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药店、创新药产业链、医疗器械;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药店、创新药产业链、医疗器械。

先看化学制剂药领域,该板块合计77家公司(基于可比性,删除泽璟制药、南新制药等),受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影响,2019年营业收入为3727.44亿元,同比增长10.37%,相比2018年22.02%有所下滑(77家公司中约55家公司增速下滑);同时由于部分公司出现大规模商誉减值,使得行业扣非净利润为145.9亿元,同比减少29.44%,相比2018年的-17.06%进一步下滑。剔除相关减值标的后,行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1.37和-4.85%。

一季度,化学制剂的营业收入为807.51亿元,同比下滑11.94%;扣非净利润为63.43亿元,同比下滑22.95%。其中,科伦药业受疫情影响较大,收入两位数下滑,净利润下滑达93.5%。贝达药业业绩保持较快增长,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2.63%和 152.4%,核心产品埃克替尼持续放量。

再看中药板块共有69家上市公司(剔除异常情况的ST康美),2019年营业收入为3090.9亿元,增速11.57%。中药板块由于医保目录调整和重点用药监管严格等影响,整体业绩压力较大,使得2019年行业归母净利润为238.75亿元,同比下滑13.4%,这是该行业首次出现负增长。

尽管在此次新冠疫情当中,部分中药产品已进入到诊疗指南,销售情况良好,如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系列,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实现近一倍增长。但整个行业的业绩还是呈现下滑态势,其营业收入分别为716.08亿元,同比下滑8.22%;归母净利润为74.9亿元,同比下滑22.78%;扣非净利润为69.66亿元,同比下滑13.88%。

医疗器械板块合计62家公司,2019年营收1041.79亿元,同比增长13.65%;归母净利润173.79亿元,同比增长15.39%(主要受新华医疗2019年合并报表范围减少影响,剔除后增速为17.24%);扣非净利润为143.47亿元,同比增长 12.2%;经营方面,2019年医疗器械板块整体经营性现金流同比2018年有明显改善。

2020年一季度医疗器械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46.95亿元,同比增长7.08%;归母净利润为173.79亿元,同比增长2.57%;扣非净利润为143.47亿元,同比增长25.19%。受疫情的影响,呼吸机、额温枪等医疗设备需求大幅提升,相关公司如迈瑞医疗、鱼跃医疗营业收入快速增长;检测端,新冠病毒检测需求的提升推动相关检测产品实现销售放量,拥有核酸或抗体检测产品的公司如华大基因、万孚生物、迈克生物等增速较快。

惹人注意的是首次发布年报的科创板上市药企,共有19家。2019年整体营收118.73亿元,同比增长30.99%;归母净利润为27.13亿元,同比增长32.13%;扣非净利润为25.11亿元,同比增长35.71%。

在2019年科创板医药公司当中,营收最高的分别是华熙生物、昊海生科及南微医学,分别为18.86亿元、16.04亿元、13.07亿元;从营收增速看,成都先导、特宝生物、三友医疗居前,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5%、63%、5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最高的公司分别是华熙生物、昊海生科及南微医学,分别为5.86亿元、3.71亿元、3.04 亿元;从归母净利润增速看,特宝生物、成都先导、佰仁医疗居前,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02%、167%、89%。

商誉减值规模再扩大

医药行业受并购节奏放缓及部分公司计提商誉影响,2019年行业整体商誉减值规模再度扩大,行业商誉减值依然维持高位,共28家公司商誉减值达1亿元以上,4家公司商誉减值达10亿元以上(宜华健康、瑞康医药等)。

宜华健康2019年的营业收入17.9亿元,较上年下降18.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亿元,较上年下降986.19%。其中,大额商誉减值的计提是宜华健康业绩大额亏损的主要原因,该公司商誉减值损失14.56亿元。

对于后续是否还会出现大幅度的商誉减值,宜华健康相关人士表示,具体仍要看2020年上述标的公司的经营情况,还要综合评估机构和会计师出具的意见后才能进行,时间估计要到明年年初。

而瑞康医药2019年旗下多数子公司尽管实现盈利,但其业绩依然是没有达到预期,其未来的经营面临着不确定的因素偏多。公司2019年度对82个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为18.37亿元。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后,2019年的净利润-4.35亿元,其中归母净利润为-9.28亿元;若剔除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带来的影响,2019年的净利润12.7亿元。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瑞康医药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账面原值36.94亿元、商誉减值准备24.30亿元、商誉账面价值12.64亿元。

此外,在医药类上市公司当中,上海医药的商誉值居高位也引起关注。其中,随着该公司不断并购扩张,其商誉值从2011年的29.89亿元飙升至107.9亿元,2019年计提商誉减值高达7.05亿元,包括对旗下Vitaco、甘肃天森和Big Global分别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68亿元、3947.01万元和9725.71万元,这也导致其资产减值9.8%。上海医药资产负债率从2011年的45.49%上升至2019年的63.96%,总额高达876.4亿元。

解码2879亿销售费用

据2019年财报,323家药企2019年累计支出销售费用2879亿元。撇开百奥泰、泽璟制药两家尚未盈利的科创板公司不计,321家药企2019年累计支出销售费用2873.23亿元,整体销售费用率16.49%,较2018年同期的16.69%略有下降。

Wind数据显示,2017-2019年321家药企分别支出1890亿元、2571亿元和2879亿元销售费用。按此计算,A股医药生物行业2018年、2019年整体销售费用增速分别为36.04%和11.74%,行业整体销售费用增速明显放缓。

销售费用夺得前三名的依次为上海医药、复星医药和恒瑞医药,其销售费用分别为128.56亿元、98.47亿元和85.47亿元。另外,还有70家上市药企的销售费用超10亿。

从销售费用率来看(剔除百奥泰),销售费用率前三名分别为翰宇药业、国农科技和未名医药,分别为96.48%、76.77%和69.15%,占比超50%的共33家公司(不包括上海医药、复星医药和恒瑞医药)。

再从销售费用增速来看,保持增长的为248家,下滑的为73家(不包括百奥泰和泽璟制药)。增速最高的为盈康生命,达到544.64%,超过200%增速的还包括ST百花、吉药控股、大博医疗,超过50%增速的为26家公司;降幅最高的为国农科技,达到69.32%,降幅超过50%的一共4家,还包括国际医学、金陵药业和德展健康。

具体到广告宣传推广费,复星医药2019年75.41亿元,高出第二名科伦药业18.16亿元,上海医药、华润三九紧随其后,均超50亿元。

药企研发投入大揭秘

“落后就挨打”、“把握核心技术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虽然研发能力不能代表盈利能力,但却是决定着公司未来的竞争力。

据Wind数据统计,323家上市药企研发投入合计532.97亿元,较上年增长77.37亿元,同比增长16.98%。其中,研发投入前三的分别是恒瑞医药、复星医药和迈瑞医药,分别为38.96亿元、34.63亿元、16.49亿元,超过10亿元的还包括上海医药、科伦药业和华东医药,超过1亿元的共130家。

从增长幅度来看,增幅最大的为吉药控股,达到409.73%,增幅超100%的共11家公司。此外,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最高的为微芯生物(不包括百奥泰),达到45.02%,占比超30%的共5家公司,还包括赛诺医疗、贝达药业、翰宇药业、成都先导。占比超10%的一共59家公司。

而就研发人员来看,医药类上市公司研发人员总数为13.15万人,研发人员数量超过1000人的共21家公司。其中,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和恒瑞医药的研发人员位居前三,分别有研发人员17872人、6202人和3442人。

药明康德的研发人员比2018年增长3932人,也成为A股药企唯一一家研发人员破万的公司,其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82.19%。第二名的康龙化成研发人员数量为6202人,比第一名药明康德少11670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83.89%。第三名则是恒瑞医药,研发人员数量为344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4.09%。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